(熱)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篇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加減法的筆算原則,能正確、熟練地運用加減法算式之間的關系進行驗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進行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筆算加減法復習
1、完成復習第5題。
。1)學生筆算。
。2)比較每組題的'異同之處,萬以內加減法筆算法則。
2、分組完成復習第6題。
(1)學生分組練習。
(2)分別說說筆算加減法驗算的根據(jù)。
三、混合運算復習。
1、完成復習第8題,只口答運算順序,不計算。
2、學生混合兩步式題的計算順序。
四、課堂作業(yè)
復習第7、8題。
教后隨筆:
課題三:千克、克、時、分、秒和直角初步認識復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0頁復習第9–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重量及其單位千克和克,進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并能比較表示重量的各數(shù)大小。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單位時間的觀念,以及時、分、秒之間的進率。
3、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進一步鞏固畫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準備:1千克鹽、教具鐘面、一副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長度單位、重量單位和時間單位分別有哪些?(板書)
2、揭示課題。
二、千克和克的復習
1、長度單位復習。
。1)問:長度單位哪個大,哪個。恳幻状蟾庞卸嚅L?(手勢比較)1分米、1厘米呢?
(2)問:長度各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復習。
。1)問:重量單位哪個大,哪個。繂枺耗男┪锲反蠹s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掂一掂1千克鹽和1個2分硬幣的重量。
(3)問:什么時候應用到長度單位,什么時候應用到重量單位?
三、時、分、秒的復習
1、問:時間單位有哪些?哪個大?哪個小?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問:1小時內我們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鐘內你的脈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鐘面,讓學生說出所表示的時刻并記錄下來。
四、綜合練習
完成復習第9、10題。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
1、問: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2、找出下列圖形中的直角,并說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復習第11題。
4、復習畫角。
。1)說說畫角的步驟。
。2)畫一個角。
。3)畫一個直角,并用符號標出來。
5、練習復習第12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概念是事物本質屬性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小學數(shù)學中反映數(shù)和形本質屬性的數(shù)字、圖形、符號、名詞術 語和定義、法則等都是數(shù)學概念。小學數(shù)學概念教學與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學時,教師不僅要 使學生正確、清晰、完整地理解數(shù)學概念,而且要在概念的引入、形成、深化過程中,重視對學生進行思維訓 練。
一、在引入概念時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以表象和想象為基本形式,以觀察、實驗、聯(lián)想、類比、猜想等為基本方法。在數(shù)學概念引入時 ,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充分運用實物、教具、圖表等直觀教具,以及動手操作等直觀手段,幫助學 生獲得正確、完整、豐富的表象,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
例如“面積”的概念,可通過引導學生觀察黑板、桌子、課本等實物的面引入,還可以引導學生用小刀剖 開蘿卜觀察它的截面,讓學生親眼看一看,親手摸一摸引入。通過多種感官的協(xié)同活動,使面積的具體形象在 學生頭腦中得到全面的反映。
又如教學“除法的初步認識”,一位教師先讓學生分小棒:每人拿出8根小棒,把它們分成兩排,看有幾種 分法。 教師適時把他們的不同分法展示出來:
附圖{圖}
然后啟發(fā)學生觀察比較:這四種分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從而引出“平均分”。
這樣引入概念,符合小學生掌握概念的認知規(guī)律:即從外部的感知開始,通過一系列外部操作活動和內部 智力活動,把感性材料和生活經驗化為概念。
二、在概念的形成中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
抽象思維是用抽象的方式對事物進行概括,并憑借抽象材料進行的思維活動。它以概念、判斷、推理為基 本形式,以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抽象與概括、歸納與演繹為基本方法。數(shù)學抽象思維能力指的是理解、 掌握和運用數(shù)學概念與原理的能力。
在小學數(shù)學概念形成過程中,要及時把概念從具體引向抽象,抓住實質,排除個別實例對全面理解和運用 概念的干擾,使學生充分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例如,一位教師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在指導學生給不同形體的實物分類引入“長方體”和 “正方體”的概念后,及時引導學生先把“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各個面描在紙上,并仔細觀察描出的各個 面有什么特點,再認識什么叫“棱”?什么叫“頂點”,然后,指導學生分組填好領料單,根據(jù)領料單領取“ 頂點”和“棱”,制作“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模型,邊觀察邊討論,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頂點和棱有什么特 點,最后指導學生自己歸納、概括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從而使學生充分了解“長方體”和“正 方體”這兩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這樣,既使學生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概念的本質屬性,又訓練了 抽象思維。
三、在深化概念中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深刻性集中表現(xiàn)在善于全面地、深入地思考問題,能運用邏輯思維方法,思考與問題有關 的所有條件,抓住問題的實質,正確、簡捷地解決問題。在深化概念的教學中,可從以下兩方面訓練學生思維 的深刻性。
一是在學生理解和形成概念之后,要引導他們對學過的有關概念進行比較、歸類。既要注意概念間的相同 點和內在聯(lián)系,把有關概念溝通起來,使其系統(tǒng)化,又要注意概念之間的不同點,把有關概念區(qū)分開來。從而 使學生逐步加深對概念內涵和外延的認識,深入理解概念。例如學習了“比”的`概念后,可設計下表引導學生 弄清“比”、“除法”、“分數(shù)”這三個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名稱 舉例 相 互 關 系 區(qū)別
比 2:3 前項 :(比號) 后項 比值 兩個數(shù)的關系 除法 2÷3 被除數(shù) ÷(除號) 除數(shù) 商 一種運算 分數(shù) 2/3 分子 ──(分數(shù)線) 分母 分數(shù)值 一個數(shù)
二是在運用數(shù)學概念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識別數(shù)學概念的各種變式,從變化中抓概念的本質。 例如,學生認識了“直角”后,教師,出示不同位置的直角(如下圖),讓學生判斷:
附圖{圖}
這些角是不是直角,并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檢驗。從而排除干擾,突出直角的本質屬性,訓練學生思維 的深刻性。
小學教學概念的掌握與數(shù)學思維的訓練是相輔相成的。不依賴于數(shù)學思維,不可能學好數(shù)學概念;正確的 數(shù)學概念教學,又有助于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提高。在概念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把訓練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方 式、品質、能力和方法貫穿在概念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熟練計算10的加減法算式,加深認識加減法間的聯(lián)系。
2、逐步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重點難點:
熟練計算10以內加減法算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瞧,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
今天我們就到松鼠家里云做客吧。
課件出示小松鼠
二、合作練習
1、課件出示松鼠過早
看,松鼠媽媽有6顆松子,小松鼠有4顆,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那你能算出來嗎?
2、你們可真聰明,小松鼠們要出門去采果子了,他們要動腦才能拿到自己的籃子,出示題卡。
小松鼠手上的數(shù)用10去減,得到的結果就是籃子上的數(shù)。
比一比,哪個同學做的快?
3、小松鼠提著籃子高高興興地出門去,在路上遇到了美麗的孔雀,花孔雀正在整理自己的羽毛。
課件出示P68孔雀圖
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算算孔雀身上的羽毛是多少?
4、松鼠媽媽和兒子比賽撿松子,撿完了他們擺在地上比誰撿的多。
課件出示P68 8 獨立看圖并填空
5、P68 7 看鄰居小白兔在忙啥呢?數(shù)一數(shù)屋后的冬瓜
三、練習
第。68面的第9、10題 看松鼠來到了學校,你看圖中哪些可用7+3=10來表示。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01-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