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后勤服務外包實施現狀與展望論文
摘要:當前,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從傳統(tǒng)的職能型部門逐步向外包服務型轉變,在社會市場經濟的引領下,對提升高校后勤服務質量發(fā)揮了較為明顯的作用。但目前,高校后勤服務外包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新的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作了簡要的分析,認為,在當前服務外包的管理模式下,高校后勤應該完善和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完成從行政向服務的角色轉變,讓服務外包模式更好的為高校師生服務。
關鍵詞:外包服務;后勤管理;管理方法;角色轉變
一、高校后勤系統(tǒng)角色的界定
高校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包含行政系統(tǒng)和學術系統(tǒng),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大學使命(杜希民等,2014)。筆者認為,分為三大系統(tǒng)更為合理,即學術系統(tǒng)、行政系統(tǒng)和后勤系統(tǒng),學術為核心,行政為支撐,后勤為輔助。在傳統(tǒng)的思維里,人們習慣地將后勤系統(tǒng)歸屬于高校的職能部門,它的職能主要是一系列外圍輔助性服務保障工作,具有明顯的服務特性。行政工作注重程序,而后勤工作注重服務,因此后勤部門不能像其他職能部門一樣將具體事務簡單行政化處理,相比較于行政系統(tǒng)工作,后勤系統(tǒng)表現出了一定的特殊性,將其單獨分離出來有利于后勤系統(tǒng)自我定位。
二、高校后勤服務外包模式的合理性
大衛(wèi)·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一書中提出“比較優(yōu)勢貿易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成本的差別。每個國家都應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集中生產并出口其具有“比較優(yōu)勢”的產品,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相比較與社會化企業(yè),高校后勤服務體系在服務領域處于“比較劣勢”.因此,后勤服務外包更符合高校自身的比較優(yōu)勢,這樣也可以讓高校在學術體系配置更多的資源,減少在后勤體系的投入,更好地“揚長避短”.
三、高校后勤服務外包模式下管理現狀分析
第一,服務外包可能導致服務盲區(qū)。高校后勤管理涉及學校和師生安保、綠化、保潔、餐飲、交通、住宿等多方面的事務,外包服務不可能全面涉及,即使全面涉及,如果責任區(qū)域劃分不當,或高校后勤管理出現漏洞或者不作為,勢必會出現后勤服務的的盲區(qū),造成服務體驗的失衡,從而導致高校的后勤服務質量大打折扣。[1]
第二,傳統(tǒng)的管理方法無法適應現代的服務模式。服務模式已經改變,如果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管理方法,也會導致后勤服務外包模式出現各種問題。在當前的后勤工作中,管理者對后勤事務的管理仍停留在傳統(tǒng)方式上,按部就班,對現在現代的管理模式的認識和價值觀念上存在偏差。在方法上,有一部分高校仍采用單一的職能形式,缺乏現代化、專業(yè)化的組織結構,這種傳統(tǒng)的管理結構導致其無法適應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在工作職能上,不管對外包企業(yè)直接引進,還是通過招標的方式合作,后勤部門只是充當了高校外包服務對外簽署合作協(xié)議的代表,對于外包服務引入之后的管理方法和監(jiān)督機制沒有具體的規(guī)范,無法保證外包的最終服務效果,從而導致后勤管理偏離既定服務宗旨。[2]
四、高校后勤服務外包模式的展望外包服務作為一種現代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是合理的,但任何事務都有兩面性,后勤服務外包在有利的同時,由于后勤管理方與服務外包方目標不一致,必然會導致在責任認定和矛盾處理上的差異,為了預防規(guī)避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讓外包服務更好的服務高校,是值得探討的。[2]
第一,高校后勤部門應轉變工作理念。其一,前文關于后勤角色的界定已有具體的分析,后勤體系應當認清定位,樹立“師生為重,服務為先”的服務理念,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前瞻性,考慮如何讓外包的企業(yè)更好地為高校師生服務,這是理念上的轉變。其二,由于后勤管理方與服務外包方目標不同,交易的雙方都擁有合作彼此需要的優(yōu)勢資源,因此在簽約前應對服務外包方全面考察,這種合作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是要求雙方有緊密的合作,也不是“零和博弈”通過談判談判贏得更多有利條件和擊敗對方,而是“合作共贏”,形成一種長期穩(wěn)定的服務關系,并保證為實現雙贏而努力。
第二,完善并創(chuàng)新高校后勤服務外包的管理機制。其一,完善高校后勤服務外包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后勤職能部門在引入外包服務前,最為核心的工作就是立訂外包服務模式下的管理機制,而不僅僅是簽訂協(xié)議即可了事。高校后勤職能部門要始終堅持以保障學校和師生利益為出發(fā)點,嚴格準入,明確責任,對外包服務方所提供的產品質量,服務質量有明確的制度規(guī)定,對未按約定提供服務或者服務未達到最初預期目標的外包服務方,明確對責任的追究制度。就其中可能涉及的法律和知識產權等風險問題在引入外包服務前,應在協(xié)議中明確的體現。其次,高校后勤服務外包模式下管理方式屬于共同管理的方式,那么在合作的過程中,高校后勤職能部門要及時監(jiān)督,關注和分析外包服務方采購管理、檢驗控制體系和內部質量管理體系,通過量化的分析標準以及高校師生的反饋評價來判斷外包服務方是否達到協(xié)議的要求。如果外包服務方不能很好地履行協(xié)議時,高校后勤職能部門可以終止協(xié)議。最后,高校后勤職能部在完善服務外包的管理機制的過程中,應當從高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立足高校長遠發(fā)展,保障師生后勤服務,通過監(jiān)督和評價機制判斷服務外包模式是否符合高校自身發(fā)展的需求。探求符合高校自身發(fā)展科學的管理方法。其二,引導企業(yè)戰(zhàn)略競爭,讓市場自主管理。企業(yè)戰(zhàn)略競爭理論強調市場環(huán)境的特點以及競爭對手的互動關系對企業(yè)戰(zhàn)略選擇的影響,在強烈的競爭環(huán)境和需求快速變動的市場環(huán)境下,企業(yè)組織會主動調節(jié)增強競爭優(yōu)勢。對于高校而言,適當引入同行業(yè)外包服務也可迫使競爭的對手改善經營,提高技術,降低成本,從而為高校師生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姚子龍,尹登澤。高校后勤改革新視角:服務外包[J].財務與管理,2009(8):64-65.
[2]朱曉文。論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存在的問題與路徑創(chuàng)新[J].教育與職業(yè),2006(20)。
【高校后勤服務外包實施現狀與展望論文】相關文章:
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的現狀與展望論文05-01
國際服務貿易現狀論文05-02
云計算服務外包的模式論文05-03
通識教育的現狀與實施路徑論文05-02
石油工程采油技術的現狀及展望的論文04-27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現狀及展望論文05-04
石油工程采油技術現狀對未來的展望的論文04-27
有關應用語言學的研究現狀與展望論文05-04
我國巖棉復合保溫材料研究現狀與展望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