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
《論語》十二章原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稙檎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稙檎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稙檎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队阂病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薄妒龆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妒龆?/p>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蹲雍薄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蹲雍薄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薄蹲訌垺
《論語》十二章翻譯:
1、孔子說:“學了知識之后時常去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嗎?”
2、曾子說:“我每日多次進行自我檢查:替人謀劃事情是否竭盡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3、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便小有所成,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guī)矩!
4、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當(別人的)老師了。”
5、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yún)s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適從!
6、孔子說:“多么賢德啊,顏回!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好學習)的樂趣。多么賢德啊,顏回!”
7、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
8、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枕著它睡,樂趣也在這當中。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呢敻缓偷匚,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樣!
9、孔子說:“在多個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習,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
10、孔子在河邊上說:“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
11、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平民百姓的志向卻不可改變!
12、子夏說:“博覽群書并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論語》十二章鑒賞: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內(nèi)容大多是關(guān)于學習、道德修養(yǎng)、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所選十二則,一方面闡述了學習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態(tài)度和勤學好問、實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闡述了溫故知新、學思結(jié)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對后世的教育理論影響極大。另外,還有關(guān)于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問題,教育人為人處世的原則等論述。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論語·學而篇原文、翻譯及賞析08-10
《論語》十二章導學案03-08
論語《述而篇》翻譯03-09
《論語》注釋及全文翻譯04-29
塞翁失馬原文及翻譯12-08
南轅北轍的原文及翻譯09-02
鴛鴦原文翻譯09-12
月出原文翻譯09-12
原文翻譯及賞析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