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蕭相國世家》原文及翻譯
《蕭相國世家》原文及翻譯1
原文:
蕭相國何者,沛豐人也。以文無害①為沛主吏掾。高祖為布衣時,何數(shù)以吏事護高祖。高祖為亭長,常左右之。及高祖起為沛公,何常為丞督事。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
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
漢二年,漢王與諸侯擊楚,何守關中。關中事計戶口轉漕給軍,漢王數(shù)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上以此專屬任何關中事。
漢三年,漢王與項羽相距京索之間,上數(shù)使使勞苦丞相。鮑生謂丞相曰:“王暴衣露蓋數(shù)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君!庇谑呛螐钠溆,漢王大悅。
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余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zhí)銳,多者百余戰(zhàn),少者數(shù)十舍,攻域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zhàn),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知獵狗乎?”曰:“知之!备叩墼唬骸胺颢C,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fā)蹤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隨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shù)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太史公曰:蕭相國何于秦時為刀筆吏,錄錄未有奇節(jié)。及漢興,而何之勛爛焉。
。ü(jié)選自《史記》)
【注釋】①無害:無比,無人能勝。②厄塞:險要之地。
譯文:
蕭相國何是沛縣豐邑人.因為他通曉律令,執(zhí)法公平,沒有別人能比得上,所以被任命為沛縣的主吏掾.高祖還是平民百姓的時候,蕭何屢次利用自己縣吏的職權保護他.高祖擔任亭長,蕭何又經(jīng)常給他幫助.等到高祖起兵當了沛公,蕭何常常作為他的輔佐官,督察處理日常事務.沛公進入咸陽,將領們都爭先奔向儲藏金帛財物的倉庫去分東西,唯獨蕭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詔令以及各種圖書文獻收藏起來.
沛公立為漢王,讓蕭何當丞相.項羽與諸侯的軍隊屠殺焚燒咸陽,然后離去.而漢王后來之所以能詳細地知道全國各處的險關要塞,戶口多少,兵力強弱,百姓們的疾苦,都是因為蕭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獻檔案.
漢二年(前205),漢王與各路諸侯攻打楚軍,蕭何守衛(wèi)關中.蕭何在關中管理戶籍人口,征集糧草運送給前方軍隊.漢王多次棄軍敗逃而去,蕭何常常征發(fā)關中士卒,補充軍隊的缺額.漢王因此專門委任蕭何處理關中政事.
前204年(漢王三年),漢王與項羽兩支軍隊在京索之間對峙,漢王多次派遣使者到關中去慰勞丞相.鮑生對丞相說:“君王在外,風餐露宿,卻屢屢派人來慰勞您,這是起了懷疑您的心思.為您打算,您不如把自己子孫兄弟中能夠作戰(zhàn)的都派到前線軍隊中去,這樣君王一定會更信任您.”于是蕭何聽從了他的計策,漢王大為高興.
前202年(漢王五年),已經(jīng)消滅了項羽,平定了天下,漢王要評定功勞,進行封賞.由于群臣爭功,過了一年多仍然沒把功勞的大小決定下來.高祖認為蕭何的功勞最大,把他封為酂侯,給他的食邑很多.功臣們都說:“我們親自身披鎧甲,手執(zhí)兵器作戰(zhàn),多的打過一百多仗,少的也經(jīng)歷了幾十次戰(zhàn)斗,攻破敵人的城池,奪取敵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戰(zhàn)功.現(xiàn)在蕭何沒有立過汗馬功勞,只不過靠舞文弄墨,發(fā)發(fā)議論,從不上戰(zhàn)場,卻反而位居我們之上,這是什么道理?”高祖說:“諸位懂得打獵嗎?”功臣們回答:“懂得.”又問:“你們知道獵狗的作用嗎?”答道:“知道的.”高祖說:“打獵的時候,追趕撲殺野獸兔子的是獵狗,能夠發(fā)現(xiàn)蹤跡向獵狗指示野獸所在之處的.是獵人.現(xiàn)在你們諸位只能奔走追獲野獸,不過是有功的獵狗.至于蕭何,他能發(fā)現(xiàn)蹤跡,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獵人.何況你們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隨我,至多不過加上兩三個親屬,而蕭何全部宗族幾十個人都跟隨我,他的功勞是不能忘記的.”群臣聽了,都不敢再說什么.
太史公說:蕭相國在秦朝的時候是一個文牘小吏,平平庸庸,無所作為,沒有什么突出的表現(xiàn).等到大漢興起,他(追隨高祖,)依靠日月余光的照耀,(才名顯天下.)
《蕭相國世家》原文及翻譯2
原文:
漢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將擊之,數(shù)使使問相國何為。相國為上在軍,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軍,如(平)陳豨(反)時。客有說相國曰:“君滅族不久矣。夫君位為相國,功第一,可復加哉?然君初入關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復孳孳得民和。上所為數(shù)問君者,畏君傾動關中。今君胡不多買田地,賤貰貸以自污?上心乃安!膘妒窍鄧鴱钠溆,上乃大說。
上罷布軍歸,民道遮行上書,言相國賤強買民田宅數(shù)千萬。上至,相國謁。上笑曰:“夫相國乃利民!”民所上書皆以與相國,曰:“君自謝民!毕鄧驗槊裾堅唬骸伴L安地狹,上林中多空地,棄,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禽獸食!鄙洗笈唬骸跋鄧嗍苜Z人財物,乃為請吾苑!”乃下相國廷尉,械系之。數(shù)日,王衛(wèi)尉侍,前問曰:“相國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聞李斯相秦皇帝,有善歸主,有惡自與。今相國多受賈豎金而為民請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王衛(wèi)尉曰:“夫職事茍有便於民而請之,真宰相事,陛下奈何乃疑相國受賈人錢乎!且陛下距楚數(shù)歲,陳豨、黥布反,陛下自將而往,當是時,相國守關中,搖足則關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國不以此時為利,今乃利賈人之金乎?且秦以不聞其過亡天下,李斯之分過,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淺也!备叩鄄粦。是日,使使持節(jié)赦出相國。相國年老,素恭謹,入,徒跣謝。高帝曰:“相國休矣!相國為民請苑,吾不許,我不過為桀紂主,而相國為賢相。吾故系相國,欲令百姓聞吾過也!
何素不與曹參相能,及何病,孝惠自臨視相國病,因問曰:“君即百歲后,誰可代君者?”對曰:“知臣莫如主!毙⒒菰唬骸安軈⒑稳?”何頓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何置田宅必居窮處,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賢,師吾儉;不賢,毋為勢家所奪!
(節(jié)選自《史記·蕭相國世家》)
注:分過,分擔過錯
譯文:
高祖十二年秋天,黥布起兵反叛,高祖親自統(tǒng)率軍隊前去討伐,在軍中多次派遣使者來問相國在做些什么。相國因為皇上在軍中,就努力安撫勉勵百姓,把所有的東西都送去供應軍需,就像平定陳豨叛亂時一樣。有個說客對相國說:“您要不了多久就會遭受滅族的慘禍了。您位為相國,功居第一,難道還可以再增加嗎?而您從剛進關中的時候起,就深得民心,到現(xiàn)在已有十多年了,百姓們都親附您,您總是勤勉辦事,得到百姓的歡心;噬现詫掖闻扇藖韱柲那闆r,是怕您利用自己的威望動搖關中。如今您何不多買些田地,并低價賒購、借貸來玷污自己,(如果這樣做的話,)皇上對您就放心了。”于是相國聽從了他的計策,高祖很是高興。
高祖平定了黥布的叛亂,撤軍返回長安。百姓們攔路上書告狀,控告相國用低價強行購買民間的土地房屋,價值數(shù)千萬之多。高祖回到宮中,相國前來拜見;噬闲χf:“當相國的竟然侵奪民眾的財產(chǎn),為自己謀利!”把百姓們的控告信全部交給相國,說道:“你自己去向民眾謝罪吧!”相國乘機為百姓們請求說:“長安一帶地方狹窄,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白白地拋荒,希望下令讓民眾進去耕種,(收成后糧食歸耕者所有,)禾秸則不許收走,留下來作苑中禽獸的食料。”高祖大發(fā)雷霆,說:“相國你大收商人的財物,卻來討取我的上林苑!”于是就下令把相國交給廷尉拘禁起來,還給他上了刑具。過了幾天,一個姓王的衛(wèi)尉侍從高祖,上前問道:“相國犯了什么大罪,陛下怎么突然把他關起來了?”高祖說:“我聽說李斯擔任秦始皇的宰相,辦了好事都歸功于主上,有了錯誤則自己承擔。現(xiàn)在相國大量接受那些賤的商人們的金錢,卻來為百姓求取我的苑林,想以此來討好百姓,所以我要把他關起來治罪!蓖跣l(wèi)尉說:“要說在自己的職責范圍之內,如果有對民眾有利的事就為他們向陛下請求,這真是宰相應做的事,陛下怎么竟然懷疑相國接受了商人的賄賂呢?況且當初陛下與楚軍相持不下,有幾年之久,陳豨、黥布反叛時,陛下親自率軍外出平叛,在那個時候,相國留守關中,(如存異心,)只要稍有舉動,函谷關以西的地方就不屬陛下所有了。相國不在那時為自己謀利,現(xiàn)在難道會貪求商人的金錢嗎?再說秦皇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的過錯而失去了天下,李斯為主上分擔過錯的做法,又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陛下怎么能用這種淺陋的眼光來懷疑宰相!备咦媛犃,心中很不愉快。當天,派遣使者手持符節(jié)赦相國出獄。相國已經(jīng)年老,平日一向謙恭謹慎,進宮拜見皇上時,光著腳步行表示謝罪。高祖說:“相國請別這樣!相國為百姓請求上林苑中的空地,我不允許,不過是我成了桀、紂那樣的'昏暴君主,而相國卻是賢明的宰相。我故意把相國關起來,是想讓百姓們都知道我的過錯。”
蕭何向來與曹參不和,到蕭何病重時,孝惠帝親自去探望相國的病情,順便問他:“您百歲之后,誰可以繼代您的職位?”蕭何回答說:“了解臣下的莫過于君主!毙⒒莸劢又鴨枺骸安軈⑦@個人怎么樣?”蕭何叩頭說:“皇上您找到合適的人了!我死而無憾了!”
蕭何購置土地房屋一定選擇貧窮僻遠的地方,營造宅第也從來不修建圍墻。他說道:“后代子孫如果賢德,可以從中學我的儉樸;如果不賢無能,(這種房屋)也不會被有勢力的人家所侵奪。”
【《蕭相國世家》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陳涉世家》原文及翻譯12-13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原文及翻譯12-20
《史記·吳太伯世家》原文及翻譯12-20
“陳涉世家”原文02-27
對酒原文及翻譯12-19
端午原文及翻譯02-28
大招原文及翻譯02-29
(經(jīng)典)對雨原文及翻譯02-28
兼愛原文翻譯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