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科學家的故事簡短優(yōu)秀
中國科學家的故事簡短優(yōu)秀1
錢學森,著名科學家。我國力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被稱為導彈之父。
錢學森3歲時就有非凡的記憶力,能背誦上百首唐詩、宋詞,還能用心算加減乘除。大家稱他為“神童”。
5歲時,他已可讀懂《水滸》了。他對爸爸說:“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變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爸爸說:“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須好好讀書,努力學習知識,貢獻社會”。
在小學低年級時期,男孩子最喜歡玩用廢紙折的飛鏢。每次比試,總是錢學森扔得最遠,投得最準。同學們不服氣,撿起他折的.飛鏢仔細研究,原來他折疊的飛鏢有棱有角,特別規(guī)正,所以投起來空氣阻力很小;投扔時又會利用風向風力,難怪每回都數(shù)他投得最遠最準呢!小小年紀的錢學森居然領悟了某些空氣動力學的常識,這不僅使同學們,而且使老師也驚嘆不已。
20多年后,錢學森果然成了國際知名的力學和空氣動力學家。
中國科學家的故事簡短優(yōu)秀2
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fā)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
傳說,有一年魯班理解了一項很大的任務——建筑一座大宮殿。這需要很多木料,可是工程限期很緊。
魯班的徒弟們每一天都上山砍伐木材,可是當時還沒有鋸子,僅有用斧子砍,效率實在是太低了,并且徒弟們每一天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木料還是遠遠不夠,耽誤了工程的進度。那個年代,完成不了奴隸主的任務是要受重罰的,魯班心里十分著急,就親自上山察看。
他把草折下來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草的兩邊都長有許多小細齒,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既然小草的齒能夠劃破我的手,那帶有很多小齒的鐵條應當能夠鋸斷大樹吧。
于是,在他的想法加上金屬工匠的幫忙下,魯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鋸——一把帶有許多小齒的鐵條。他用這個簡陋的鋸去鋸樹,果然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fā)明了。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從這個故事都能夠得到這樣的一個啟發(fā):實踐出真知,鉆研出智慧。
中國科學家的故事簡短優(yōu)秀3
錢學森,著名科學家。我國力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被稱為導彈之父。
錢學森3歲時就有非凡的記憶力,能背誦上百首唐詩、宋詞,還能用心算加減乘除。大家稱他為“神童”。
5歲時,他已可讀懂《水滸》了。他對爸爸說:“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變的,那我也能夠做英雄了!卑职终f:“你也能夠做英雄?墒牵仨毢煤米x書,努力學習知識,貢獻社會”。
在小學低年級時期,男孩子最喜歡玩用廢紙折的'飛鏢。每次比試,總是錢學森扔得最遠,投得最準。同學們不服氣,撿起他折的飛鏢仔細研究,原先他折疊的飛鏢有棱有角,異常規(guī)正,所以投起來空氣阻力很;投扔時又會利用風向風力,難怪每回都數(shù)他投得最遠最準呢!小小年紀的錢學森居然領悟了某些空氣動力學的常識,這不僅僅使同學們,并且使教師也驚嘆不已。
20多年后,錢學森果然成了國際知名的力學和空氣動力學家。
中國科學家的故事簡短優(yōu)秀4
錢人元生卒年:1917年9月19日出生于江蘇省常熟縣湯家橋。江蘇常熟人。
1931年,在蘇州中學化工科學習。1935年,化工科畢業(yè),進入浙江大學化學系學習。1939年,化學系畢業(yè)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1940年,在昆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理化系任助教及教員。1943年,赴美國留學,在加州理工大學化學系學習。1944年,在威斯康星大學化學系做研究生并任研究助教。1947年,到依阿華州立大學化學系學習。1948年,回國,在廈門大學化學系任教授級講席。1949年,到浙江大學化學系任副教授。1951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53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63年起,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理事長兼高分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等。1977年,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所長,1981年,任所長。1985年,當選為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高分子部聚合物表征和性能委員會委員。1990年,當選為太平洋高分子協(xié)會理事。
錢人元研究領域:
物理化學家、高分子物理學家,開拓了中國的高分子物理與有機固體電導和光導的應用基礎研究,并結合實際在丙綸纖維的開發(fā)等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錢人元作品:
主要著作有《無規(guī)與有序:高分子凝聚態(tài)的基本物理問題研究》、《有機晶體中的電子過程》、《高聚物的'分子量測定》等。
中國科學家的故事簡短優(yōu)秀5
在東漢時期,中國出現(xiàn)了一位創(chuàng)制天球儀、候風儀、地震儀的天文學家張衡。
張衡于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南陽,家境貧苦。但他自幼喜歡讀書,成年后曾在南陽郡做了幾年文官,后來辭職回鄉(xiāng),潛心天文研究。中國漢朝先后出現(xiàn)了三種關于天體運動和宇宙結構的學說,這就是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
蓋天說認為天在上,地在下,天像一個半圓形的罩子,大地像一個倒著的盤子。
渾天說主張?zhí)焓菧唸A的,日月星辰會轉入地下,早期的'渾天說認為大地是平的,改進的渾天說認為大地是球形的。
宣夜說認為天沒有一定形狀,而是無邊無際的充滿氣體的空間,日、月、星辰都飄浮在氣體中。張衡根據自己對天體運行的認識和實際觀察,認為渾天說比較符合觀測實際。他還制作了一個能夠精確演示渾天思想的渾天儀。
張衡的另一發(fā)明是制作了水運渾象,它是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發(fā)動的天文儀器。水運渾象實際上是個天文鐘,通過它的等速旋轉,可以報告時刻。世界上第一個可以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也是這位古代科學家發(fā)明的。張衡還在《靈憲》等天文著作中,闡述了無限宇宙的思想,解釋了月亮反射陽光和月食發(fā)生的原因。他對2500顆恒星的觀測記錄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的計算結果,和近代天文學非常接近。
中國科學家的故事簡短優(yōu)秀6
今天是葉企孫先生以及中國早期大學建立過程故事的最后一部分。這里寫到的所有的科學家都早已乘鶴西去,老多還在嘮叨他們的故事,就是希望,現(xiàn)在的我們能接過他們留下的科學精神的接力棒,讓科學精神在我們手里繼續(xù)傳遞下去。中國要更加強大,中國人要更加文明,就像當年葉企孫先生含淚對王淦昌先生講的:“一個國家與一個人一樣,弱肉強食是亙古不變的法則,要想我們的國家不遭到外國人的凌辱,就只有靠科學!科學,只有科學才能拯救我們的民族!彼詻]有其他路可走,只有科學之路。
科學精神的接力棒不是背誦前人的名言,而是憑著我們的好奇心,站在前輩思考的肩膀上,用我們自己的思考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類文明的一次次進步。就像葉企孫先生的學生們,他們不是背誦恩師的教誨,而是接過恩師手中科學精神的.接力棒繼續(xù)前行,成為中國各個科學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兩彈一星的元勛。
葉企孫這次重回清華園是受梅貽琦(1898-1962)的邀請。梅貽琦是天津人,比葉企孫大9歲,他是第一批庚款留美的學生之一,1914年從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畢業(yè)以后回到北京,1916年在清華任物理學教授,1931年任校長一直到1948年,后來他在臺灣創(chuàng)辦新竹清華,直到1962年去世,梅貽琦是一位典型的謙謙君子,他是中國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啟蒙者與奠基人,被稱為“清華永遠的校長”。他在清華當教授時,正是葉企孫再次考取清華,在清華讀書的時候,梅貽琦就成了他的數(shù)學和物理老師,這兩門課又是葉企孫最喜歡的。梅貽琦十分喜歡葉企孫的認真和勤奮好學,而葉企孫也對恩師的謙謙君子風度和深厚的學問非常敬佩,師生之間的友誼從此開始。
1925年清華作為一個留美預備學校已經走過了十幾年的時間,此時梅貽琦開始醞釀清華改制的事情,他要把清華辦成一所真正意義的現(xiàn)代大學,這樣就必須把清華作為一個留美預備學校的物理科、化學科等改為和西方大學一樣的物理系、化學系。要想辦一所牛叉的大學,首先要有牛叉的教授,在為將來的物理系招聘人才時,梅貽琦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多年前的學生,那個能認真地從《九章算術》的“商功”里挑出“一語之誤”的毛病的葉企孫。葉企孫接到梅貽琦的邀請,恩師邀請自己,而且又是回到母校,葉企孫哪里能推辭,而且他不但自己去了清華,還把東南大學的兩個高徒趙忠堯、施汝為(他們兩位都是中國現(xiàn)代物理學的大師和奠基人)也一起帶到了清華。于是在1925年8月,小荷才露尖尖角,葉企孫再一次走進離別了7年的清華園,從此開始了他當老師的一生。他就像一個貪玩的孩子王,帶著一群群和他一樣貪玩的孩子們,用自己心中的好奇、智慧,以及他優(yōu)美的品格,開始了中國的讀書人從未玩過的游戲——物理科學。
葉企孫不是個心靈手巧的人,卻可以把各種精密的物理學實驗玩得非常牛,從外表上看葉企孫不茍言笑,說話還有點口吃,他卻是一個具有優(yōu)美品格的,真正的謙謙君子。不是心靈手巧、說話還帶點口吃的葉老師,能教出啥樣兒的學生呢?看看下面就知道了。
中國科學家的故事簡短優(yōu)秀7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廣東汕頭,老家在梅州蕉嶺,在香港長大。父親曾在香港香讓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崇基學院任教。父教母慈,童年的丘成桐無憂無慮,成績優(yōu)異。但在他14歲那年,父親突然辭世,一家人頓時失去經濟來源。盡管丘成桐不得不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卻仍然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香港中文大學數(shù)學系。
他的父親在他14歲時去世,家境貧寒。他中學的時候逃學一年,曾經成績非常差,差一點落榜。19歲的時候來到美國伯克利,“21歲畢業(yè)時就注定要改變數(shù)學的面貌”。這不是我的話,這是幾年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希望把丘教授聘請過來的時候,系里討論時一個年紀非常大的幾何學家引用陳省身先生說的一句話。他10年之后成為數(shù)學界的一代天驕。從他入學伯克利到在世界數(shù)學家大會做一小時報告還不到10年。當年他只有28歲,也是在那一年,陳景潤先生被邀請做45分鐘的報告。這期間他證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質量猜想,開創(chuàng)了一個嶄新的領域:幾何分析。
1981年,他32歲時,獲得了美國數(shù)學會的維布倫(veblen)獎——這是世界微分幾何界的最高獎項之一;1983年,他被授予菲爾茲(fields)獎章——這是世界數(shù)學界的最高榮譽;1994年,他又榮獲了克勞福(crawford)獎。
大學期間,他以三年時間修完全部必修課程,還閱讀了大量課外資料。他的突出成績和鉆研精神為當時的美籍教授薩拉夫所賞識,薩拉夫力薦他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研究生。七十年代左右的伯克利分校是世界微分幾何的中心,云集了許多優(yōu)秀的幾何學家和年輕學者。在這里,丘成桐得到ibm獎學金,并師從著名微分幾何學家陳省身。
命運是公平的,獎章、榮譽,授予了那個在教室中堅持到最后的人。這,并沒有讓丘成桐止步不前,他繼續(xù)進行著大量繁雜的研究工作,并不斷取得成就。
堅韌、堅持、鍥而不舍,這就是丘成桐的精神。當然,也不是每個有著這樣精神的人都能取得丘成桐一樣的成就的。數(shù)學需要勤奮,更加需要天才。正如著名數(shù)學家尼倫伯格所說,丘成桐“不僅具備幾何學家的直觀能力,而且兼有分析家的.才能”。著名數(shù)學家鄭紹遠先生回憶說,對于許多艱深的數(shù)學問題,丘成桐已思考近20年,雖然仍未解決,他還是沒有輕易放棄思考。
丘成桐對中國的數(shù)學事業(yè)一直非常關心。從1984年起,他先后招收了十幾名來自中國的博士研究生,要為中國培養(yǎng)微分幾何方面的人才。他的做法是,不僅要教給學生一些特殊的技巧,更加重要的是教會他們怎么領會數(shù)學的精辟之處。他的學生田剛,也于1996年獲得了維布倫獎,被公認為世界最杰出的微分幾何學家之一。
數(shù)學是奇妙的,只有鍥而不舍才能探求其中真諦。對于丘成桐這樣的數(shù)學家來說,這種探求不但是人生的意義,也是人生的樂趣。
丘先生絕對不是一個完人,但絕對是一個偉大的數(shù)學家。你可以不喜歡這個人,但你不可能不喜歡他的數(shù)學,他證明了許多妙不可言的定理。大家假設學數(shù)學,讀到研究生的話你就會知道他的定理非常美妙,他的卡拉比猜想毫無疑問是數(shù)學中最深刻的定理之一,尤其是在超弦理論中應用之廣不可思議,我想當年丘教授自己都沒有想到。
他個性堅強,永不服輸,永不言棄,著述等身,得獎無數(shù)。這些也帶給他許許多多的誤解。由于少年得志,20幾歲就功成名就,有人說他目中無人、傲慢至極。當然,有這樣的成就也讓他有傲慢的資本。我把他跟陳省身一比。陳省身先生,大家跟他相處久了就知道也傲慢,只是他們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他們的傲慢,丘成桐是直截了當,數(shù)學和為人是他衡量你的標準,他看你的話,你數(shù)學不好,他不愿意跟你多談,你做事情不入他的眼,他不愿意搭理你。
先生是微笑不語,什么人他都可以非常平和地相處,但是這微笑中就蘊含著尊敬或者是不屑,你自己可以感覺出來。他們都是真正的君子,都是我最敬佩的偉大的數(shù)學家,他們都尊重真正的君子和真正的數(shù)學家。我想這是他們真正可貴的地方。
30年來,丘先生不僅時刻把握著數(shù)學與物理跳動的脈搏,引導著世界數(shù)學發(fā)展的潮流,還一直懷著一顆赤子之心,關心和幫助著中國數(shù)學的進步。他培養(yǎng)了眾多的華人數(shù)學家。他的學生和博士后在國外各個重要的大學里都有。
中國科學家的故事簡短優(yōu)秀8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在美國呆了近20年的錢學森異常興奮。在新中國誕生的第6天,錢學森夫婦就萌發(fā)了一個強烈的念頭:回到可愛的擔國去,為新生的共和國貢獻自我的智慧和力量。但回國道路充滿著的曲折和艱辛,是錢學森始料未及的,這位“無論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的學者,在已將科學書籍和自我的研究工作筆記裝好箱,交給美國搬運公司啟運回國時,卻遭到美國移民局的刁難。他們對中國的'這位愛國學者百般恐嚇,并把他關進拘留所,人身自由受到極太限制。
整整5年時間,他幾乎過著被軟禁的生活。但重重磨難并沒有泯滅錢學森夫婦回到祖國的堅強意志,他們收拾好箱子,天天準備隨時搭乘飛機回國。1955年,飽受磨難歸心似箭的錢學森向祖國發(fā)出了求救的呼聲,中國政府出面經過談判設法營救他回國。最終在這年9月,經過長達5年多斗爭的錢學森夫婦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中國科學家的故事簡短優(yōu)秀】相關文章:
關于中國科學家的故事05-31
簡短的科學家故事05-05
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06-02
科學家小故事優(yōu)秀20篇04-16
科學家的故事04-26
牛頓科學家的故事08-24
科學家的小故事03-10
科學家貝爾的故事03-10
關于科學家的故事05-30
關于科學家的小故事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