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生閱讀主題演講稿范文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生閱讀主題演講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學生閱讀主題演講稿范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1410班的何x,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閱讀與人生”
培根的《論讀書》中寫到“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變,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閱讀可以治愚昧,慧人生,閱讀可以拓視野,闊胸襟,閱讀可以養(yǎng)性情,增品味,閱讀可以成厚德,長精神,閱讀也可以求學高,正身始。
閱讀是讀者與作者靈魂的互動,互相的顯現,我們讀到的往往是那些文字在自己心靈中的映像,而這種映像會因你內心的氣象而變幻無窮“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的真正意義在于,你讀到了自己內心所感應,所妙悟的意義。
而看看我們的身邊,有多少同學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呢?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據說一個在圖書館工作多年的圖書管理員眼睛很“刁”,他能通過借書卡上的借書記錄,預測讀者將來有沒有發(fā)展前途,且屢試不爽,借書最多的和借書最少的,都不會有很大的發(fā)展前途,只有對讀書加以選擇,并在一段時間內閱讀同一方面書籍的人,將來最有可能成功。我想借此告訴大家,打什么地基建什么樓房,讀什么樣的書成就什么樣的人生。
我們的生命有限,時間寶貴,而書籍的海洋浩瀚無比,無法一一讀完,如今的書籍市場相對混亂,我們缺少足夠的辨識能力,一不小心就會淪為壞書的俘虜,所以一定要有選擇且要選好標準。
再舉一個生活中的事例,平時在語文課上時,許多的同學只會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很少有反向思維,甚至連質疑權威的基本訴求都沒有,試想,用這樣的學習方式去閱讀,就像隔靴搔癢,不會有多少收獲,思想的懶漢,一定導致平庸的人生,所以,我們閱讀,應該像田野拾穗那樣,彎腰撿起來的都是沉甸甸的喜悅。
人生如一本書,親情是封面,挫折是書頁,其中的內容需要自己認真撰寫。閱讀,便是在讀人生,讀祖先的人生,讀自己的人生,閱讀如賞花,每一朵花都有各自的美妙之處;每本書,也都有各自的.精妙之處。當孤獨,寂寞時,我們讀書,當失意,困惑時,我們讀書,當成功,喜悅時,我們也讀書,讀到悲傷處,我們?yōu)橹鳒I,讀到高興處,我們?yōu)橹d奮。閱讀猶如酷夏的涼風,寒冬的暖陽,給人力量,使人樂觀,催人奮進。
閱讀其實也是生命的一種光合作用,因為閱讀,生命才春意盎然,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蔽蚁雽τ诿總人來說書籍更是我們生命的云梯,它讓我們的夢想青云直上,我們的生命也會隨著它的延伸,得到快樂和輝煌。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中學生閱讀主題演講稿范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很榮幸能為大家作國旗下講話,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沒有莫言,我們就不用真正閱讀了么。
當下紅遍大江南北的除了唱江南style的鳥叔就屬莫言了。20xx年10月11日晚7時,瑞典文學院揭曉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莫言獲得,他那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的寫作風格贏得了被中國遺忘了幾十年的文學大獎。
于是全球各地的報紙都不甘示弱地報道著莫言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他們贊揚道:“中國的莫言”之所以能變成“世界的莫言”,就是因為他在探求自己從哪里來的旅途中發(fā)現“地球是一個小的村莊”,這一點讓他越過了文學的地平線。其而更有莫言不但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包括阿拉伯民族在內的第三世界全體人民的光榮之類的評價。
中國的文學突然在一瞬間被抬到了所有人的眼前。而此刻的中國:據諾獎官網調查,有59%參與者未讀過莫言作品,新浪微博的一項調查也顯示,超過一半的網友表示“說實話不知道莫言是誰”,對于其作品一知半解。然而在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公布的第二天,北京最大的書店莫言作品專架的圖書在開門營業(yè)一小時后銷售一空;上海書城在開門半個小時內,莫言的作品也已銷售一空。我們在可悲:莫言是自己國家的作家,卻是諾貝爾文學獎讓我們認識了他。
我想如果莫言不拿諾貝爾文學獎是否就無法吸引世界對中國文學的關注,是否在場的各位仍然處于對莫言了解的空白區(qū)。是否我們就不用去書店進行全民閱讀!
莫言獲獎后說:“希望大家能夠把時間更多用于閱讀,寫作文學作品,希望更多的讀者讀書!憋@然莫言想看到的'影響不是追星熱,而是文學熱。
莫言的諾貝爾文學獎本應該對現當代文學產生很大意義,適當的引發(fā)我們的讀書熱潮。但大眾對中國當代文學卻沒有太多的關注,甚至認為“中國文學已死”,在外國文學面前妄自菲薄,在古代名著前厚古薄今。很多人將目光聚焦到了獲獎者的身上,表示自己打算買兩本莫言的書,只是為了好好“文藝”或者“紀念”一把。錯誤的關注了人而不是作品本身。大眾眼里,莫言仍是“陌生人”。我想希望能持續(xù)下去這股文學熱,即使摻雜著‘中國特色消費觀’,也不希望它隨風凋零隨夜入眠。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最多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讀64本,而除去教科書,中國人平均每人每年讀書不足一本。文學作品占圖書銷售總量的1/3不到。網絡時代,讀者日益陷于淺閱讀、碎片化閱讀,純粹的文學閱讀成了奢侈品。更多的網絡小說才是真正吸引我們的,網絡小說以其跌宕起伏的劇情和符合潮流的更新速度搶走了本該屬于現代文學的讀者。更別說拜讀莫言的作品了。中國文學在現代學生的學習中已逐漸褪去往日的色彩,文學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早期年代百家齊鳴的文學在如今網絡充斥整個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已經慢慢走向沒落。但是既然有時間去消遣愛好網絡文學,何不真正去關注那些值得我們關注的現代文學,不僅僅是像魯迅、林語堂、老舍等早已耳熟能詳的作品,應該用對網絡文學的這等癡迷去挖掘更多大家的作品。而不是一聲槍響大家趨之若鶩的盲從。
我相信大家都在談論莫言獲獎,對文學的關注盛況空前,或許可以喚起國人對閱讀、對文學的親近感。從零散的閱讀延伸,借助巨大的熱情,讓閱讀回歸到日常生活中。做到一部小說或一篇散文、一首詩,都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的境界。
我的國旗下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中學生閱讀主題演講稿】相關文章:
以閱讀為主題的作文08-14
閱讀主題班會方案03-23
閱讀主題活動方案05-15
訓練主題:新聞閱讀04-30
閱讀與經典同行主題征文精選09-23
閱讀:抓主題思想是閱讀理解的關鍵05-04
閱讀與經典同行主題征文范文10-19
主題閱讀教學反思05-06
閱讀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