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鳥鳴澗的詩意古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鳥鳴澗的詩意,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注釋
1、選自《王右丞集箋注》鳥鳴澗:鳥兒在山中鳴叫。河流名。
2、澗:很小的峽谷,但有水。
3、閑: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
4、桂花:一種春桂,木犀的通稱。一般在八月開花。
5、空:空寂、空空蕩蕩?仗摗_@時形容山中寂靜,無聲,好像空無所有。
6、月出:月亮升起。
7、驚:驚動,擾亂。
8、時:時而,偶爾。
9、時鳴:偶爾(時而)啼叫。
10、山鳥:山中的鳥。
譯文
寂靜的山谷中,人跡罕至,
只有桂花在無聲地飄落。
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一物。
皎潔的月亮從山谷中升起來了,
驚動了山中的鳥。
時而在山澗處發(fā)出輕輕的鳴叫聲。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之一。從文學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于“動”,“靜”結合的方法襯托出詩情畫意。首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便以聲寫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將“花落”這一動態(tài)情景與“人閑”結合起來。花開花落,都屬于天籟之音,唯有心真正閑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摯著迷戀,才能將個人的精神提升到一個“空”的境界。當時的背景是“深夜”,詩人顯然無法看到桂花飄落的景致,但因為“夜靜”,更因為觀風景的人“心靜”,所以他還是感受到了盛開的桂花從枝頭脫落、飄下、著地的過程。而我們也似乎進入了“香林花雨”的勝景。此處的“春山”還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見白天的喧鬧的畫面:春和日麗、鳥語花香、歡聲笑語。而此時,夜深人靜,游人離去,白天的喧鬧消失殆盡,山林也空閑了下來,其實“空”的還有詩人作為禪者的心境。唯其心境灑脫,才能捕捉到到別人無法感受的情景。
末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便是以動寫靜,一“驚”一“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謐,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托山里的幽靜與閑適:月亮從云層中鉆了出來,靜靜的月光流瀉下來,幾只鳥兒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不時地呢喃幾聲,和著春天山澗小溪細細的水流聲,更是將這座寂靜山林的整體意境烘托在讀者眼前,與王籍“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有異曲同工之妙。
“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世的煩擾,說明詩人內(nèi)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fā)現(xiàn)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fā)出的一絲絲芬芳?傊奥洹彼苡绊懹谌说囊蛩厥呛芗毼⒌。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里,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huán)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寫空靈閑靜的環(huán)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細細地啼聽花落鳥鳴的天籟,他的內(nèi)心寧靜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靜到極處的自然在詩人筆下有聲有色,生意盎然。月出無聲,而山鳥驚飛,這是動靜相襯的藝術佳境。《而庵說唐詩》:“右丞精于禪理,其詩皆合圣教!薄短圃姽{注》:“閑事閑情,妙以閑人領此閑趣!薄对姺ㄒ缀嗕洝罚骸傍B鳴,動機也;澗,狹境也。而先著夜靜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點出鳥鳴澗來,便覺有一種空曠寂靜景象,因鳥鳴而愈顯者,流露于筆墨之外。一片化機,非復人力可到!
王維的簡介
王維生于701年,卒于761年,是唐代有名的詩人。他字摩詰,號稱摩詰居士,所以也有人會以摩詰來代稱他。
王維的才華,在他少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顯露了出來。他才華橫溢、才思敏捷,又能寫詩又會作畫。所以,王維初到京城應試之時,就受到了京城名流的喜愛。
王維做官之后,就利用空閑的時間修筑了一座小院,用來修養(yǎng)身心。他在為官之時的生活情況是半官半隱的。因為他遭閑暇之時,就會來到這個小院,有山又有湖,悠閑舒適。
王維的生活一直都是波瀾不驚的,可惜到了他晚年的時候,這樣的平靜便被打破了。755年,在安史之亂中,王維在混亂中被叛軍所捕。迫于無奈,王維只能在叛軍的壓迫下當官。在此期間他曾寫過很多想念往日生活,以及皇帝的詩,這就成了日后王維的保命符。
叛亂被平定后,因曾做了叛軍的官,王維應被判刑。但因其弟請求,以及他自己寫的那些詩才得以救回一命。
王維本來心懷壯志,想要建功立業(yè)?墒墙(jīng)歷了安史之亂,再加上政局動蕩不穩(wěn),使得他漸漸消沉,內(nèi)心的火焰也漸漸熄滅。他開始吃齋念佛,頗有脫離世俗之意。
他的許多詩描述的就是他在隱居時候的生活,詞句清新自然、淡泊寧遠。而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有很多。他的許多作品都流傳了下來,備受世人的推崇。
王維生平
王維是當代有名的詩人,他的詩作是中國詩壇中的瑰寶,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雖然王維在詩歌上有著極大的成就,但是他的仕途卻并不如意。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下王維的生平吧。
王維出生于699年或701年,卒于761年,字摩詰,是唐朝有名的詩人和畫家,有“詩佛”之稱。
王維成名于少年時期,他除了有一副好文采,還善于作畫,對音樂也有著極高的天賦。一時間,王維就成了京城上流社會間的寵兒。王維雖然才華橫溢,但是他在官場上卻并沒有得到重用。直到張九齡執(zhí)政之時,他才得到了提拔?上У氖,后來奸臣李林甫當?shù),而王維傾向于張九齡的政治主張,而備受排擠,終究被擠出了朝廷。王維對官場上的黑暗深感苦悶,但又留戀祿位,不舍離去,就過上了半官半隱的生活。
王維雖然仕途并不如意,但也沒有什么大的波折。直到安史之亂爆發(fā)后,王維也被卷入了波折之中。王維被叛軍所抓獲,不得已投效在叛軍之下。但是他身在曹營,心在漢,常常寫一些思念天子的詩章。在叛亂被平定后,王維因曾為叛軍效力而獲罪。王維的弟弟在叛亂之中有大功,愿以功勞和消籍為兄抵罪,王維才免去一死,僅以降職為懲戒。后來,王維又升至尚書右丞,所以世人又稱其為“王右丞”。
王維晚年看破世俗,無心于政事,專心于參禪悟道,并寫下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成為了唐代山水田園詩派成就最高的人,而他留下的詩,也備受世人推崇。
王維和元二的關系
元二是唐代的名人,因排行第二而被稱為元二,與著名詩人王維是至交好友。在元二即將遠行時,王維還曾為元二寫下了一首詩。從這首詩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王維與元二之間的深情厚誼了。
有一次,元二奉命前往安西,于是王維就在渭城給元二送別,并為元二寫下了一首詩,名為《送元二使安西》,因是贈別之詩,所以又名《贈別》!端驮拱参鳌啡娜缦拢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在這首詩中點明了送別的地點與環(huán)境和氣氛,脫口而出的一句勸酒詞更是可以看出王維對元二的不舍之情,那濃烈的惜別之意全都集中在了一起。元二即將西出陽關,不難想象其路途的艱難和寂寞。在這臨別之際,王維向元二勸酒,不僅包含老友間即將分別的不舍,也有對元二旅途處境的體貼和心疼。王維是希望通過勸酒,可以讓元二感受到自己對他的心意,也是希望可以拖延分開的時間,能夠與元二再多呆一會兒。在這分別的時刻,往往是有千言萬語卻又無從說起,“勸君一杯酒”也是為了打破沉默,對其復雜情感的一種宣泄。
從王維為元二所作的這首詩中,就可以看出王維和元二是感情至深的好友,否則面對元二的離去,王維不會有那么濃烈而又復雜的情感。
【鳥鳴澗的詩意古】相關文章:
鳥鳴澗的詩意06-30
鳥鳴澗的詩意10-26
鳥鳴澗古詩09-09
鳥鳴澗改寫10-12
鳥鳴澗的作文09-26
鳥鳴澗作文300字07-13
《鳥鳴澗》古詩詞賞析06-17
鳥鳴澗擴寫作文(通用23篇)10-09
古朗月行的詩意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