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免费视频,国产在线99,欧美伊人久久综合网,99欧美在线,久久伊人成人网,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麻豆,h黄视频在线观看

西方經濟學復習資料(2)

時間:2024-09-22 21:52:53 學人智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西方經濟學復習資料(2)

65.收入彈性是指_收入_變動的比率所引起的_需求量_變動的比率。

  66.收入負彈性是指需求量變動與收入變動成_反方向_變化。

西方經濟學復習資料(2)

  67.恩格爾系數是用于_食物_的支出與全部支出之比。

  68.一般地說,收入彈性為正值的商品是_正常_商品,收入彈性為負值的商品是_低檔_商品。

  69.如果交叉彈性為負值,則兩種商品為_互補_關系,如果交叉彈性為正值,則兩種商品為 替代 關系。

  70.供給彈性是指_供給量_變動對__價格_變動的反應程度。

  71.供給缺乏彈性是指供給量變動的比率_小于_價格變動的比率,供給富有彈性則是指供給量變動的比率大于 價格變動的比率。

  72.影響供給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_時間_。

  73.如果某種商品是需求富有彈性的,則價格與總收益成_反方向_變動;如果某種商品是需求缺乏彈性的,則價格與總收益成_同方向_變動。

  74.能夠做到薄利多銷的商品是需求 _富有_ 彈性的商品。

  75.在需求的價格彈性大于1的條件下,賣者適當降低價格能_增加_總收益。

  76.在需求的價格彈性小于1的條件下,賣者適當_提高_價格能增加總收益。

  77.稅收負擔在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分割稱為_稅收分攤_,稅收負擔最終由誰承擔稱為_稅收歸宿_。

  78.如果某種商品需求缺乏彈性而供給富有彈性,則稅收就主要落在_消費者 身上。

  79.如果某種商品需求富有彈性而供給缺乏彈性,則稅收就主要落在_生產者 身上。

  80.消費者的_偏好_表示為對一種物品或幾種物品組合的排序。

  81.假設有三種不同的物品組合,如果消費者對B的偏好大于C,同時對A的偏好大于B,那么就可以推出對A的偏好也大于C,這說明消費者的偏好具有 傳遞 性。

  82.效用是從消費某種物品中所得到的_滿足程度_。

  83.研究消費者行為的基數效用論認為,效用可以_計量并加總求和_,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數表示。

  84.研究消費者行為的序數效用論認為,效用只能表示出滿足程度的_高低與順序_,因此效用的大小只能用序數表示。

  85.基數效用論采用的是邊際效用分析法,序數效用論采用的是無差異曲線分析法。

  86.邊際效用是指某種物品的 消費量_每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滿足程度(效用)。

  87.當邊際效用為正數時,總效用是增加的;當邊際效用為零時,總效用達到最大;當邊際效用為負數時,總效用減少。

  88.當邊際效用為_正數_時,總效用是增加的;當邊際效用為零時,總效用達到最大;當邊際效用為負數時,總效用減少。

  89.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可以用兩個理由來解釋: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_;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樣性。

  90.在研究消費者均衡時,有三點假設:第一、消費者的嗜好是既定的;第二、消費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價格是既定的。

  91.用公式表示消費者均衡的限制條件和均衡條件:Px·Qx+Py·Qy=M MUx/Px=MUy/Py=MUm。

  92.無差異曲線是用來表示兩種商品的不同數量的組合給消費者所帶來的_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條曲線。

  93.無差異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其斜率為負值。

  94.在同一個平面圖上,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所代表的效用_越大_,離原點越近的無差異曲線,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95.無差異曲線之所以凸向原點,這是由邊際替代率遞減決定的。

  96.消費可能線的假設條件是消費者收入既定、商品價格既定。

  97.消費可能線的限制條件可用公式表示為:M=Px·Qx+PY·QY。

  98.商品價格不變時,如果消費者的收入增加,則消費可能線向右上方平行移動;如果消費者的收入減少,則消費可能線向左下方平行移動。

  99.如果把無差異曲線與消費可能線合在一個圖上,那么消費可能線必定與無數條無差異曲線中的一條相切于一點,在這個切點上就實現了消費者均衡。

  100.消費者愿意對某種物品所支付的價格與他實際支付的價格的差額稱為消費者剩余。

  101.消費者對某種物品的需求量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動的原因在于邊際效用_遞減。

  102.隨著工資的增加,替代效應使勞動供給增加,收入效應使勞動供給減少。

  103.決定消費者儲蓄決策的是利率。

  104.在考慮到投資的風險時,家庭投資決策取決于一項投資的未來收益率。

  105.技術效率是投入的生產要素與產量的關系。

  106.經濟效率是成本與收益的關系。

  107.在合伙制企業(yè)中每一位合伙者都要對企業(yè)承擔全部責任。

  108.現代市場經濟中最重要的企業(yè)形式是股份制公司。

  109.經濟學家把不是由于資源配置所引起效率損失稱為X非效率。

  110.代理人在不違背合約的情況下,以違背委托人的利益為代價來實現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這種行為被稱為機會主義行為。

  111.公司治理結構是指關于企業(yè)組織形式、控制機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機構、文化和制度安排。

  112.在分析技術效率時,短期是指企業(yè)不能全部調整所有生產要素投入的時期。

  113.生產是對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組合以制成產品的行為。

  114.生產要素是指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資源,這些資源可以分為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yè)家才能。

  115.生產函數是表明在一定的技術水平下,生產要素的數量與某種組合和它所能生產出來的最大產量之間依存關系的函數。

  116.在其他生產要素不變時,一種生產要素增加所引起的產量或收益的變動可分為產量遞增、邊際產量遞減與產量絕對減少三個階段。

  117.邊際產量遞減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的前提是技術水平不變。

  118.邊際產量是指某種生產要素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產量。

  119.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邊際產量曲線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這反映了邊際產量遞減規(guī)律。

  120.邊際產量曲線與平均產量曲線相交于平均產量曲線的最高點。

  121.邊際產量曲線與平均產量曲線相交于平均產量曲線的最高點。

  122.在邊際產量曲線與平均產量曲線相交前,邊際產量大于平均產量;在相交后,邊際產量小于平均產量;在相交時,平均產量達到最大。

  123.在邊際產量曲線與平均產量曲線相交時,平均產量 達到最大。

  124.當邊際產量為零時,總產量 達到最大。

  125.當企業(yè)生產規(guī)模擴大時,如果產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產規(guī)模擴大的比率,稱為規(guī)模收益遞增;如果產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產規(guī)模擴大的比率,稱為規(guī)模收益遞減。

  126.內在經濟是指一個企業(yè)在生產規(guī)模擴大時由自身內部所引起的 產量 增加。

  127.內在經濟是指一個企業(yè)在生產規(guī)模擴大時由自身內部所引起的產量增加。

  128.如果一個企業(yè)由于本身生產規(guī)模擴大而引起產量或收益減少,被稱為內在不經濟。

  129.引起內在不經濟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管理效率的降低;第二,生產要素價格與銷售費用的增加。

  130.適度規(guī)模就是指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正好使 收益遞增 達到最大。

  131.在確定適度規(guī)模時應該考慮到的因素主要是本行業(yè)的技術特點、市場條件。

  132.生產要素的最適組合是研究生產者如何把既定的成本分配于兩種生產要素的購買與生產上,以達到_利潤最大化。

  133.研究生產要素最適組合時采用的是邊際分析法和等產量分析法。

  134.用公式表示生產要素最適組合的條件:(1)_PK·QK+PL·QL=M;(2) MPK/PK=MPL/PL=MPm。

  135.等產量線是表示兩種生產要素的不同數量的組合可以相等產量帶來的一條曲線。

  136.等產量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線,其斜率為負值。

  137.在同一個平面圖上,離原點越遠的等產量線,所代表的產量水平越高,離原點越近的等產量線,所代表的產量水平越低。

  138.等產量線之所以凸向原點是由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決定的。

  139.等成本線是一條表明在生產者的成本、生產要素價格既定的條件下,生產者所能購買到的兩種生產要素數量的最大組合的線。

  140.如果生產者的貨幣成本增加,則等成本線向右上方平行移動;貨幣成本減少,則等成本線向左下方平行移動。

  141.如果把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合在一個圖上,那么等成本線必定與無數條等產量線中的一條相切于一點,在這個切點上就實現了生產要素最適組合或生產者均衡。

  142.根據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相結合的分析,生產要素最適組合之點一定是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的切點,這時就是既定成本下產量最大或者既定產量下成本最小。

  143.不同的等成本線與不同的等產量線相切,形成不同的生產要素最適組合點,將這些點連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擴張線。

  144.擴張線的含義是,當生產者沿著這條線擴大生產時,可以始終實現生產要素最適組合或生產者均衡,從而使生產規(guī)模沿著最有利的方向擴大。

  145.成本等于生產要素的價格乘以數量,收益等于產品價格乘以數量。

  146.企業(yè)進行生產與經營的各種支出稱之為成本。

  147.會計成本是指企業(yè)生產與經營中的各種實際支出。

  148.機會成本是作出一項決策時所放棄的其他可供選擇的最好用途。

  149.由于機會成本并不是實際支出,沒有反映在會計帳目上,因此被稱為隱性成本。

  150.總收益減去會計成本就是會計利潤,總收益減去會計成本再減去機會成本就是經濟利潤。

  151.會計成本與機會成本之和稱為經濟成本。

  152.在正常情況下,會計利潤大于經濟利潤。

  153.短期成本分為短期總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邊際成本。

  154.短期總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可變成本。

  155.短期內可以調整的成本稱為可變成本,短期內不能調整的成本稱為固定成本。

  156.短期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廠房和設備的折舊以及管理人員的工資。

  157.在短期,管理人員的工資屬于固定成本,生產工人的工資屬于可變成本。

  158.短期平均成本分為平均固定成本與平均可變成本。

  159.短期邊際成本是短期內每增加一單位產量(產品)所增加的成本總量。

【西方經濟學復習資料(2)】相關文章:

職稱英語復習資料(2)09-03

中考英語作文復習資料(2)06-30

測量學復習資料(2)08-14

中考語文復習資料要點(2)05-30

成考專升本英語詞組復習資料(2)10-01

小升初語文的復習資料07-22

中考成語復習資料10-09

小升初語文復習資料10-26

最新考研英語復習資料09-12

關于小升初語文復習資料10-05